挥别五月,迎来六月。5月30-31日,由东湖高新区社会事务局指导,九峰街道社区养老中心联合武汉炎黄创新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智慧养老服务月”主题活动在景源里、德欣里、王店、清和里社区完美收官。
本次活动在区、街道、社区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泰康楚园康复医院、爱尔眼科、蕲艾科技、社区便民服务志愿者团队等为老服务组织的倾力协助下,在武汉炎黄创新公司的精心布置承办下,常规化疫情防控得力,现场秩序井然有序,共成功服务社区高龄、独居、困难老人480余人次,将便民服务和惠老政策送到最需要关心的老人家中,真正做到了打通关爱老人的“最后一米”。
智慧养老是一个全社会共创共建的过程,需和传统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模式有机融合。融合度越高,智慧养老就越有生命力。近年来,东湖高新区高度重视科技养老服务工作,着力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养老机构多元化、医养结合融合化、养老产业品质化发展,科学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的老年人幸福生活场景,已在东湖高新区从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科技赋能,推动智慧养老服务。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东湖高新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5.2万人,仅占户籍人口2.6%;常住老人10.72万,仅占常住人口4.24%。为摸清辖区养老服务基本情况,东湖高新区开展老年人口现状和服务需求基线调查,全面掌握辖区老年人、社区人口、养老服务设施、老年组织和机构等情况,累计调查72,452人(其中户籍老年人实现100%全覆盖,常住人口实现每个社区150人)。
东湖高新区通过升级优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整合政府、专业机构等资源,让老年人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让更多智能化适老化产品走进老人家中。老人在卫生间摔倒,随手按下报警器即可发出求救信息;失能或高龄老人在家享受无障碍改造服务,生活更便捷;老人如在家里出现意外,只要触碰紧急求助设备,就能发出预警信息,预警服务24小时不打烊……为保障老人生命安全,除了老年人主动报警求助,配套的智能设备还可以通过活动轨迹检测实现被动求助,如根据老人生活习惯设定无活动轨迹通报,即使老人不主动触碰紧急求助设备,智能设备也会将预警信息同时发送到终端工作人员和老人家属的手机上。还有烟感报警器、水浸报警器等,一旦监测到老人家中出现状况即可触发警报信息。
如今,东湖高新区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已覆盖60岁以上户籍老人,能精准掌握老年人服务需求,并广泛引入各类服务资源对接需求,从而让老有所养变得更加简单、便捷、透明、可控。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还对接区委组织部、社区网格管理等部门,实现政府部门之间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推动打通数据壁垒。
三级平台,提升养老服务水平。2021年,东湖高新区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养老工作的新需求,创新养老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按照“数字化引领、智能化辅助、标准化定位”倾力建设打造“统分结合式、中心辐射式、社区嵌入式”的三级养老服务综合设施。平台由“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养老看护平台”、“呼叫管理平台”三个子平台以及“养老数据监控系统”、“养老积分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等七大子系统100多个功能项构成,同时辅以人工呼叫坐席、养老服务热线、“孝康通”智能手机APP客户端构成线上云平台,平台服务功能已实现“六具备”,即具备服务需求应答、数据汇总分析、评估工作管理、紧急救助呼转、服务流程监管等功能。
截止2021年底,东湖高新区完成新建“互联网+居家养老”中心辐射式服务网点3个、社区嵌入式服务网点20个。其中,豹澥街九龙湖社区康养中心总服务面积约15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约1500平方米,其中设置了接待大厅、活动中心(棋牌室、舞蹈室、阅览室、书画室、餐厅、康复训练区、观影区、心理咨询师、健康讲座室、商务接待室)等相关功能室,能够辐射到周边多个社区,并能为周边约800名老人提供相关服务。
突破瓶颈,推动养老服务内涵。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变革加快推进,网络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化适老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互联网+”打造的智慧养老平台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欢迎,智慧养老逐渐成为养老产业新的发展趋势,为人民群众养老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东湖高新区着眼满足老年人全方位全周期和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全力拓展“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内涵,继续完善智慧养老顶层设计,加强养老服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推动更加精细化、多元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走向更幸福的生活。
养老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深化智慧养老服务,破解养老管理服务难题,健全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促进医康养融合发展,东湖高新区砥砺前行、步履铿锵……